“川农大精神”的形成正是学校传承百年优良传统、顺应时代发展、把握历史大势的必然结果。
学校优良办学传统的传承与凝聚。大学精神的形成需要办学历史的积淀,大学历史传统成为大学精神深厚的资源。在川农大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为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而英勇奋斗,为民族复兴、国家进步作出了很大贡献。在学校创办之初,即以“兴中华之农事”为己任,在内忧外患的近代中国,许多师生希望以农业报国、以农业救国、以农业强国。
1905年春,四川总督锡良奏请派遣29名学生到日本学习,其中7名学生学农,作为筹划中的农业学堂预备师资。1906年,四川通省农业学堂成立。从20世纪初希冀农业救国到21世纪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无论是海外留学归来,还是扎根中国大地,经历百年的风雨沧桑,筚路蓝缕,手胼足胝,无数爱农学农的川农大师生以身许国,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各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学校办学实践积淀了深厚的爱国主义传统,为总结、凝练“川农大精神”奠定了基础。
红色文化基因的融入与沉淀。作为诞生于民族危难之际的川农大,有着悠久的红色历史和光荣的革命传统。我校师生王右木、康明惠、郑佑之等早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四川党团组织创立者,对推动马克思主义在四川的传播、广泛动员和组织群众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更是涌现了一大批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的川农英烈江竹筠、黄宁康、何懋金、胡其恩等大批革命师生。学校红色历史文化不仅是学校的文化底色,也是川农大人血液中流淌的基因。光荣的革命传统,深厚的红色文化基因,积淀了“川农大精神”的核心内涵。
右一为川农英烈江竹筠
历代川农名师的缔造与履践。大学培养大师,大师成就大学。在学校办学历史上,一代又一代名校长、名教授、名学者是“川农大精神”的创造者、实践者,“川农大精神”的形成特别体现在1956年雅安独立建校以来,以第一任院长杨开渠、第二任院长杨允奎和首任四川农业大学校长杨凤为代表的几代川农人身上,他们“作风朴实、治学严谨、脚踏实地、锐意创新、勇攀高峰、争创一流”的精神代代相传。在学校历史上具有这样情怀的校长领导、专家学者不可胜数,正是他们的人格、学识、风范、品质完整地融化汇聚,不断发扬光大,最终凝练、集聚成“川农大精神”。
我校首任校长杨凤在指导研究生
辉煌事业精神原动力的升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川农大在信息闭塞、环境艰苦的办学环境下,取得了留学高回归率和突出的科技成就。在改革开放以来的20年时间里,学校赴国外留学的388人(次)各类人员中,有85%学成后如期返校,而同期我国各类出国留学生归国的回国率不足三成。
同时,学校在三大粮食作物的研究上连续获得国家科技大奖,培养了以周开达院士、荣廷昭院士、颜济教授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科技人才,为四川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为四川省的教育事业、农业的发展、经济效益的提高作出了重大贡献。伟大的创业实践需要一种力量来支撑,辉煌事业的原动力追根溯源,正是川农大师生员工对国家有一种“为国分忧、为民谋利”的精神,对事业有一种“艰苦奋斗、团结拼搏”的精神,对工作有一种“极端负责、精益求精”的精神,对科研有一种“百折不挠、勇攀高峰”的精神,这概括起来就是“川农大精神”。
右二为周开达院士
荣廷昭院士(左一)在育种基地进行技术指导
2001年2月19日,胡锦涛同志在京与出席全国科技奖励大会的我校颜济教授亲切握手
校园文化建设的总结与凝练。改革开放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国家和高等教育事业发生了巨大发展、取得了伟大成就,学校各项事业在探索改革创新之路的同时开始对办学历史和传统的整理,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将优秀的校园传统、校园文化与时代精神有机结合,凝练出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展示师生在新时期新风貌的精神。
1993年学校被中组部、中宣部、国家教委党组评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普通高校”,当时全省高校中仅两所高校获此殊荣。与此同时,学校在两次综合办学水平评估中本科组综合得分都是名列第一;在2000年硕士研究生教育参加全国的授位质量评估中,学校凡是参加的学科专业均获得第一名或名列前茅的成绩;在科学研究上,在全国农业高等院校中我校科研经费占比多,承担的科研项目档次高,获得奖励的档次也非常高,特别先后获得了国家科技大奖,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
1999年,学校成功跻身于“211工程”建设行列。一系列成绩的取得,既体现了学校的办学传统积淀,更汇聚、激发了精神的力量。对学校大学精神进行总结、提炼、反思,这是学校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